关于传统节日“送礼”的意义和道德

华灯初上,奔波了一天的我缓慢的开车走在拥挤的深南中路,回想今天的种种,突然悲哀之感悠然而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的工作都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但是,当我看到那一份份丰厚的礼物时,我开始怀疑这个理论了。首先从昨天说起,总公司发了一些购物卡作为福利,指定只能在茶叶区消费,本来是很好的。后来,我们去看茶具,过程中我看中了一套非常喜欢的茶具,和店主磨价,最后950元,一分不能少,可怜公司发的购物卡里只有500元,无法购买,忍痛放弃,买了另外一件不怎么样的550元的茶具。然而戏剧性的变化出现了,公司另一个领导出现,和我一起去的直属领导把本来多余的一张500元购物卡补给她,买了我看中的那套茶具。我那时候的心情,可想而知….

而今天,送出了大量的礼,自己两手空空归家,我不禁想:这种送礼的意义和道德何在?送礼了,事情能办成么?不一定,只是赌一把。即使办成了,最后去实现的还是我们这些辛苦的员工,可我们最后连顿年份都省掉了(也有习老板的一席话的原因)。

当然,如果是朋友间的送礼,无可厚非,心甘情愿。但是出于利益的“送礼”到底有何意义和道德?我真的不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咬牙切齿地痛恨这种通过不正当途径进行的竞争和办事方式,然而,当自己遇事却还是一味地“送礼”,希望能给自己拿个好位置和省去大量的麻烦,这到底是谁的错?送礼的人的错,还是收礼的人的错呢?广告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样的逻辑对么?这就仿佛说不送礼,就没人收礼。但是不送礼,事情能办成么?能按时按量的完成么?

算了,这是一个复杂的题目,谁都说不清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