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amazon上看到一本名为《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的书,而作者是一个无名之辈。虽然自己感觉已经过了看这种过于走心的书年纪,但还是忍不住买下了。整本书写的不算很好,以心情日记的方式,参杂着一些叙述,娓娓道来的一本小书。说的都是作者自己在人生中的一些经历和情绪,或者说一些感悟,其实也达不到感悟的高度,于我来看,这本书适合学生或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看,略有励志。稍微摘录两句:
1.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寞的演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
2.世事沧桑变化,不忘初心,看淡前路波澜起伏,内心安然无恙。
3.无论我们看起来多么的将不可摧,总有一些人事在心底。无论这条路多么的熙熙攘攘,最终都是孤身一人。
4.生命之于你我,一半天使一半恶魔,只有自己明白,如何能够坦然面对,勇敢前行。
如果能接受上面这样的文字的人,估计是很年轻的人,反正我是觉得这些文字有点过于矫情了。一个人活到一定年纪,可能会变得更加现实一点,四十而不惑嘛…
下面想说说上个周末我从父亲的一个朋友(我们叫他梁叔)那里得知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庸俗的、封建的、伦理的死循环。
故事的开始。
梁叔的妹妹爱上了她所在地方的一个城镇的一个男人,相识相知,最后迈入婚姻的殿堂。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南方偏僻的小城镇,人们的思想封建闭塞,他们怀揣着严重的等级观念,这个男方的家庭总认为自己是住在城镇,有着无比的优越感,而梁叔的家庭是在农村,因此,虽然同意了梁叔妹妹的婚事,但却一直瞧不起梁叔的这个家庭。同时,这个男人的家庭是无比封建的,重男轻女,这些积压在一起,就导致了下面的一些事情。
故事的经过。
梁叔的妹妹和那个男人结婚后,生育了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女孩,一个三岁,一个一岁半。梁叔的妹妹夫妇外出顺德工作,夫妇不愿意带着两个女儿,嫌麻烦。按照常理来说,夫妇都不愿意带着孩子,那理应让梁叔妹妹的婆家照顾,但这个婆家是非常封建传统、重男轻女的家庭,他们也不愿意。最后,这个重任就落在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外公外婆肩上,也就是梁叔的父母。一对将近80岁的老人,除了要照顾两个小女孩,还要做一些农活,可以说是精疲力竭。可是,梁叔的妹妹夫妇几乎不管不顾,过节都很少去看望孩子。终于在两个月前的一天,因为需要给一岁半的那个小女孩洗澡,她外公就先把滚烫的热水倒在了盆里,然后到屋外拿衣服,谁知道,悲剧就此发生,一岁半的小女孩跑进去玩水,一不小心整个人掉进了水盆里,她外公闻声马上跑过来把她就起来,已经昏迷。
马上送去医院急救,此时接到信息的夫妇也在两天后赶回来了。但那时小孩已经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住了两天,钱没有了,梁叔两夫妇发动全村捐款,自己也拿出了不少钱。但是小女孩的父母拿到这些救命的钱不但没有感恩,还想放弃治疗,不救了,他们对梁叔的妻子说:如果救她就是害了她,以后她如果要怨就怨你。这是多么没良心的话,这是父母该说的吗?就算不是亲生的孩子,就算是一个陌生生命,救人一命,也胜做七级浮屠,这是会遭报应的。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男方的家庭人员几乎没有出现,除了小女孩的爷爷奶奶在抢救当天出现了一下,后面再也没有人来过,还是外公外婆看护着。
故事的结果。
小女孩的生命在众人的帮助下救回来了,但是却也基本上毁了她的一生。本来她的烫伤不算很严重,只是掉了一层皮,按照很多学医的人后来评判,皮肤完全是可以长回来的,却因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毁了这个小女孩的一生,才一岁半啊。后来那个样子我都不忍直视,面目全非。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双手烫伤,只是外皮烫伤,医院包扎的时候应该把双手拉直了包扎,这个主治医生却把小女孩的双手90度弯曲地包扎,导致手臂关节位置的烫伤皮肤粘连在一起,肉长在了一起,拆掉纱布后,手伸不直了…还有很多细节本来可以很好地处理的,但就是因为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基本毁了这个小女孩的一生。这样的医生为何还活在世上?为何能成为医生?
经过此事,这两个小女孩还是跟着她们外公外婆生活着,她们的爷爷奶奶根本不愿意去抚养,而她们的父母远在外地工作,也不愿意带着。我听我父亲说,他去看了这个小女孩,因为营养不良,而且大伤初遇,站着的时候双腿都在颤抖…
虽然人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遭遇,但是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本不应该过早地承受这种痛苦,都是大人们的残忍,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无奈,我也只能尽我一点绵薄之力了…
鸡汤多了无益,多感受实际生活,差别还是很大的。
嗯,鸡汤文确实不宜多看,容易误导人,哈哈哈
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容易。
保持平常心说时容易,做时难啊,哈哈哈
随着年纪渐长,对于鸡汤类的文字,已经无感甚至略带反感
某程度,那些道理大家都知道的
很多我们能觉得有共鸣的,觉得作者写的好的,也是因为其实骨子里我们就是这么觉得,然后对方替我们更好地表述出那个意思
至少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是的,就是这么回事。而且,很多时候鸡汤文并不能代表所有,其实人生经历还是非常多不同的,所以,感悟自己的就好。哈哈哈…
有时候我觉得,这些鸡汤文就像是一个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看是一样看,但能不能领会,就看读者自己的造化了
心灵鸡汤早过时啦,现在流行吃鹅肝。
吃鹅肝?具体是什么呀。
我也想问一下,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