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史》-如果……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完了《二战全史》,前半部分是以时间为节点的叙述,从希特勒刺杀总统,建立盖世太保,成立纳粹党独裁国家开始,一直到战败,都是以时间为节点的平述,没有任何个人观点,这也是我能坚持听完的原因。

很多关于二战的书或者电影,加入太多个人或者团体的观点,容易被牵着走。了解历史,其实最好的方式还是从时间节点上直接描述时间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当然,听完《二战全史》这本书,感触非常大,二战期间,中国是其中一个主战场,抗击日本法西斯,为二战立下功劳。

中国有大量的影视剧和图书描述了抗战的残酷和血腥,我们对中国在这场世界大战中的损失和打击深有体会。听完《二战全史》,猛然发现,在法西斯的铁蹄下,其他一些国家也承受了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惨痛经历。

战争真的残酷,所以希望各国领导者和人民(特别是领导者)珍惜和平,如今的俄乌战争,也导致了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大量的生命在战争中消逝,何必呢。

二战最终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战败告终,但是,二战如果轴心国没有发生那么多的战略失误,欧亚大陆将直接沦陷。

1、如果:西线德国拿下英国,欧洲基本没有了抵抗力量。(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希特勒最大的失误)

2、如果:东线日本拿下中国,亚洲基本没有了抵抗力量。

3、如果:中线德国如果和日本合围苏联,欧亚大陆基本沦陷。(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在此时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坚持抵抗,从未放弃)。

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最惨重,一共阵亡了2200-2800万人,其中几百万是正规军,剩余全部是民兵,可想而知战斗民族的人民真不是白瞎的。苏联在二战中的惨痛代价也是咎由自取,战争刚开始时,他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德国共同瓜分波兰,制造卡廷惨案,后来德国入侵,轻敌自大,最终才导致如此惨重的损失。

其次是中国,二战中阵亡约1800万人。中国在二战中阵亡最多的首先是百姓(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牺牲),其次是国民党的正规军,然后是其他参战人员。中国当时情况混乱,开始国共两党无法统一,后期即使统一也是尔虞我诈,幸好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逼迫美国参战,决定性的“东京大轰炸”以及在“长崎、广岛”投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就如毛主席说的,中国还是要打持久战。

而德国这个始作俑者,最终阵亡人数仅为800万。

推荐一部纪录片《The world at war》,中文也叫《二战全史》。拍得很好,用了许多当时的影响,很用心。

3 条评论 / 我有话说

    1. 没有提,我觉得很奇怪。卡廷事件我是在《苏联的命运》这本书看的,但是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细说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