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公司在上周推出了自己的google keep笔记服务,希望能在笔记服务中分一杯羹。为了测试google keep,笔者专门在摩托罗拉的XOOM平板中安装了google Keep,但是最终没法打开,打开后自动关闭,具体原因不详。网页版的google keep可以正常使用,但是界面非常简单,可以简单的记录文字,并且可以加入图片,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不同的笔记。 看到google推出自己的笔记服务,让我想起了其他几个笔记服务大鳄,Skydrive,有道笔记服务,以及时下最强大的笔记服务运营商Evernote。他们都有着共同点,但是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Google keep(墙外之物)。
登录Google Keep的网页版,的确没有什么吸引力,界面依然保留着google一贯的清新洁净风格,而在输入方面也是简单地放在最前面的输入框,类似微博,只是增加了一个“标题”的填写项。
Google keep或许真的像google官方博客中介绍所说:“帮助人们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突发奇想。有了Google Keep,用户可以快速记下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写下清单或者加入照片。此外,Google Keep中的内容将被安全地存放在Google Drive中,并可同步到用户所有的移动设备中,方便查看。”但是,这样是否足够?是否能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我不是狂热的“google控”,因此我在选择笔记服务的时候,当然会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否方便使用?是否方便共享?是否能兼容工作和生活?是否有适合自己的功能?因此,我觉得当下的google keep不会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是在我没有测试移动版的情况下说的,如果google在google keep中加入更多的google服务,如搜索、Gmail、Google Now、Google Calendar和Google+等服务,Google Keep或许能在笔记服务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
Google Keep可以让你做什么?
1、透过记事、清单和相片记录想法思绪;
2、自动将语音记事转成文字;
3、使用主荧幕小工具快速记录想法思绪;
4、使用不同颜色区分各类记事,方便日后寻找;
5、不需使用时,只要将记事滑开即可封存;
6、在记事中加入核取方块,即可将记事转换成可勾选的清单;
7、将记事安全地储存在云端,随时随地轻松存取;用户可前往http://drive.google.com/keep存取记事。
Google Keep还有一个对于中国大陆用户来说最致命的的问题:墙(你懂的)。如果Google Keep一直是墙外之物,相信中国大陆的用户即使想用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收到此前google reader突然关停的影响,很多大陆用户都考虑,如果Google Keep无法盈利,Google公司很可能又会像砍掉Google Reader一样砍掉Google Keep,届时数据转存将成为一个大问题,因此当下中国大陆很多用户对Google Keep还持着观望态度。
二、SkyDrive。
SkyDrive是微软公司推出的网盘服务,SkyDrive所提供的功能比Google Keep(甚至Google Drive)、有道云笔记和Evernote(印象笔记)要丰富很多,凭借其与强大的Office软件无缝连接,使用Office编辑的文本能及时地云储存到SkyDrive上,随时随地都可以继续编辑。
首先说一下Skydrive的登陆界面,这是我最喜欢的登陆界面之一,清新、简洁,让人看上去就很舒服,使用的欲望很强(当然,纯属个人感受而已。)
SkyDrive登录后,界面一贯的清新,并且改成了Windows8风格的图标和界面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点击Logo“SkyDrive”右边的箭头可以发现,SkyDrive将邮件、人脉、日历和SkyDrive合并在一起了,(不得不提一下的是邮件的系统界面也更新了,使用Outlook的操作模式,界面采用了windows8的方块方案,看上去清新脱俗。)
在SkyDrive中可以创建Word文档、Excel文档、PowerPoint演示文稿、OneNote笔记本及Excel调查。
OneNote笔记本相信很多人在安装Office的时候都看到过这个,但使用的人应该不多。其他几个不用我多说了,都能明白。其实OneNote2010笔记本在电脑上使用还是很方便的,并且在协同工作方面的性能应该是优越于其他几款笔记本。详细就不多说。在共享方面,SkyDrive的共享功能也要多样化一些,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共享,也可以发布到新浪微博和LinkedIn,还可以获取链接,已连接形式共享。
在SkyDrive里我发现最让人兴奋的一个功能就是“嵌入”功能,他可以直接将选定的文件夹或者文件,生成HTML代码,嵌入到其他网站中去(博客、论坛等)。例如:
SkyDrive还有很多小功能,例如可以直接聊天(联系人就是此前Messenger的联系人),可以选择界面的颜色,可以选择不同的视图模式等等。如果喜欢的粉丝可以自己去研究。同时,在Skydrive的移动终端版本
三、有道云笔记。
有道云笔记是我唯一一个用在工作上的笔记软件。此前我曾经用过很多免费OA系统,但是发现很多地方都不尽人意,主要是在文件编辑和共享上。
最后为何选择有道云笔记作为协同工作的平台呢,有几个原因:
1、有道云笔记比较轻便,登录方便(使用163邮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即可。)。
2、有道云笔记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基本功能满足工作要求。
3、有道云笔记分享功能非常实用,直接分享到云笔记桌面软件,其他需要分享到邮件。
4、提醒功能(插入待办事项就可以设置提醒时间和频率。)。
5、有道云笔记移动终端版本可以提醒待办事项。
有道云笔记在协同工作中有一个问题是让我不太满意的就是当收到分享的文档时,需要移动到指定的文件夹,才可以修改,然后在重新共享出去。不过这都是小瑕疵,不妨碍正常的工作使用。
在使用有道云笔记的手机版时,我发现了另外一个非常有趣的功能,就是手写输入。这个功能是在让我激动,我素来喜欢写字,无奈电脑时代的到来,扼杀了我的爱好(有点过分了,哈哈哈。)。所以,当发现这个功能的时候,你可想而知我有多激动。好吧,有图有真相。
Evernote在国内起了一个很有文艺气息的名字“印象笔记”。说到Evernote印象笔记,我相信在移动笔记本行业中,他算是佼佼者了。Evernote在全球有5000万的用户,其中三分之一在美国。为了体验Evernote(国内成为印象笔记),我特意在iPhone5上下载了一个程序。说实在话,Evernote印象笔记在移动终端上的操作和性能确实是在这四个里面最高的。
Evernote印象笔记最大的优点是方便记录,有三种模式:1、文字输入;2、照片记录;3、文档照片记录(这个带有闪光灯,测试发现拍出来的文档字体清晰)。Evernote在商业周刊中有一篇文章介绍,里面说到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facebook上的你不是真实的你,在Evernote上的你才是真实的你。Evernote倡导平衡生活和工作。并且,据了解,Evernote在国外的人气是非常高的,之前说到全球有5000万的用户,而Evernote的CEO表示,他们的目标暂时不是盈利,而是吸引10亿的用户,想想如今腾讯7亿的用户,如果Evernote真的吸引了10亿用户,他可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笔记本提供商了。
Evernote印象笔记对用户来说不好的是共享功能,其共享者不能修改文本,如需要实现协同工作则需要付费购买高级版本。当然,或许这也是为了配合Evernote印象笔记提出来的用户信息安全概念,Evernote的CEO说:Evernote不想google或者Facebook一样需要收集客户信息,你的信息是属于你自己的。可是,由于Evernote在应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协同工作,这就为普通用户设下了一个坎。同时,Evernote只有66M的空间,如需要更大空间,则必须付费购买高级版本。其实付费时无可厚非的,因为要提供更好的服务,企业必须赚钱盈利,然而,在当下笔记本服务市场竞争来看的话,付费有可能会抵挡住一部分用户的接近,从而转向Skydrive或者有道云笔记。
从印象转到了有道,麦库之类的还是差距较大。
我开始也是用有道,但是现在因为工作原因,一直在使用为知笔记,共享比较容易。
额,我就一个人用。。
开始我也是一个人用,哈哈,后来发现笔记软件用在工作当中也相当的方便,特别是做工作计划的时候,比较好监控,哈哈哈
那你应该在这篇文章中加一个为知
哈哈哈~~为知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好,后来经过几次更新,就变得不错了,下次写一篇专门介绍的文章。